讀日本朝日新聞前任總編輯中馬清福寫的《報業的活路》一書。
作者認為,報紙銷量已過高峰,報業必須面對現實,以銷量減少為前提,冷靜規劃報社規模、分配印刷部門和網路部門的比重,同時進行選材、寫作、發行的革新,才能走出生路。
報業為何陷入困境?作者從社會結構、傳播生態和報業本身進行分析。
在社會結構方面,1960和70年代,日本中產階級意識蔚為風潮,人們不奢望比其他人好,但也不想比別人差,為此必須知道大家都知道的消息,而閱讀大量發行的報紙成為躋身社會主流、不脫離主流意識的重要管道(頁9-15,下同);1980年代以後,年輕人日趨滿足現狀、依賴權威,失去奮鬥的熱情,讀報的動機降低(17-19),轉而擁抱新興的電視;到了21世紀,年輕人不再追求同質,而是追求與眾不同,「我們的流行」比「大家的流行」更重要,加上閱讀能力減退,對報紙這樣的大眾文字媒體自然興趣缺缺(80-81),具有個人風格的網路媒體成為新寵。
在傳播生態方面,電視和網路的興起,提供讀者多彩、聲光、互動的新聞服務,快速搶走年輕人的注意力。作者特別注意網路,認為網路的興起有如宇宙形成之初的大爆炸,對傳播生態、人類生活的質和量都構成巨大衝擊。
至於報業本身,作者認為最核心的問題在於不瞭解讀者和忽略讀者。選材偏向政治而忽略生活實用訊息、文句複雜艱澀讓人難以理解、發行方式又未能找到印刷版和網路版的雙贏之道,此外,過去報業站在人民的立場監督政府,讓人們覺得是「我們的」媒體,現在則因新聞競爭激烈,一再侵犯人民隱私,而被人們視為敵對的、「他們的」媒體。
報業如何走出困境?作者認為要整合印刷版和網路版、重建報導規範、強化新聞寫作。
第一,整合紙本和網站
作者認為報紙只有和網路合作才能找到未來發展之路,今天的網路暫時不能獲利,報業不必把它當成事業部門,而應該把它定位為研究發展部門,投入資金和精力,探索兩者融合之路(91)。
作者認為,網路互動性高,但正確率堪虞,報業的強項則在於正確性和深度分析,兩者結合可以相輔相成。
作者同時主張調整新聞產製流程,以水平互動取代垂直篩選,近似台灣近年討論的「大編輯台」。亦即,以大編輯台為中心,以此連結媒體的報紙、網路、電視、廣播、雜誌部門,所有訊息從大編輯台平等流向所有部門,或由各部門向大編輯台提取新聞,再各自加工成文字或影音模式,向大眾傳播。
作者認為,目前網路媒體往往只是將報紙內容轉檔上網,結果讓許多適合上網的新聞,因為被報紙編輯部攔截而無緣面世,殊為可惜。他說:「信息就像鯨魚一樣,沒有能夠捨棄的內容。但是現在的編輯部當判斷除了鯨魚的肉和脂肪以外其他部門都沒有價值時,便將其全部扔掉,非常的可惜!鯨魚其實還有鬚,有巨大的骨骼。一旦有機會,手機終端的內容提供商,或者是體育類報紙,他們也許會飛快地奔向報社。所以對編輯部而言,完全可以把『被解體的鯨魚』向所有的媒體全部公開,剩餘的信息到底是使用還是不使用,由他們自己來判斷。」(103)
第二,報導有益有用的新聞
作者認為,政治掛帥是讀者遠離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須給人們有益、實用、簡潔易懂、反映日常生活的新聞才能挽回讀者(121)。
作者指出,在朝日新聞1998年的調查中,有許多人回答「不想讀與黨的利益、派閥等相關的報導」,也有人回答:「最不想讀的事與自民黨派閥相關的報導」。另一方面,有很多讀者表達了對報紙的期待:「不僅僅是客觀的事實,其背後發生了什麼事,這些事對國民有何影響,希望在這些方面作些詳細報導」,「政府通過的決議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希望給予模擬測試和解釋」(36-37)。
作者舉例說,1973年4月9日朝日新聞家庭版刊登一篇高中老師的短評:「為何學校的家庭課只有女學生參加?」引起熱烈討論。不久,「家庭課男女共同學習促進會」成立,向文部省陳情。朝日新聞家庭版進一步以「怎樣進行家庭課」、「家庭課正當時」為題,開展了連續的專題活動。從1973年開始的13年裡,總計共有近80期。最終,1986年7月文部省教育課程審議會通過了「高中家庭課男女必修」的決議。這樣的家庭版就成了聯合社會運動家、教師、母親以及作為當事人的女子高中生的一個論壇(30-31)。
作者還舉例說:「2003年2月,發生了韓國大邱市地下鐵火災慘案。之後,日本的各大報紙登載了『國土交通省發表了針對國內地下鐵防火對策標準的達成情況』,指出有26%的排煙設備、17%的避難通道沒有達到標準。但是居民需要的並不是這些數字,而是希望知道哪裡的車站設施不完備等具體的事實。對於使用者來說,這才是切實的數據、有用的報導」(121)。
第三,重建報導規範
日本在2000年翻修1946年制訂的「新聞倫理綱領」,強調自由與責任、尊重人權、獨立與寬容、品格與節度、正確與公正(62-76)。新的倫理綱領,依然堅持客觀中立(因為:「要維繫一千萬、八百萬份的龐大讀者群,單靠某一種觀點是無法做到的」),要求媒體勇於更正,但不再堅持第三人稱報導,「這是出於考慮到二十一世紀的報紙報導中,記者應該從正面更加積極地向讀者發表觀點。只要能夠保證新聞報導內容正確和公正這個絕對條件,附加上記者自己的所見所感,通過第一人稱來講述是可行的。」(107-117)
第三,改良新聞寫作
作者批評報紙的報導往往長篇累牘,卻又沒有寫出讀者真正想知道的內容,難怪讀者會敬而遠之。他認為新聞寫作應該簡潔有力,才能吸引網路世代的讀者。他舉了三段文字作對比,第一段簡短生動,後兩段繁複艱澀(37-40):
第一段摘自吉本巴娜娜1988年1月出版的《廚房》一書:「世界上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不管在哪裡,不管發生什麼,只要身處廚房或能作烹調的地方,我就不會感覺難受。可以的話,希望是多功能的,很好用的。有幾張晾乾的清潔抹布,白色磁磚閃著亮光。即便是很髒的廚房,也歡喜得不得了。」
第二段摘自同月21日朝日新聞的頭條新聞:「大阪大學醫學部第一外科(胸部)的川島康生教授和第二外科(消化器官)的森武訓教授二人,接受承認「腦死及個體死亡」的日本醫師會生命倫理懇談會的最終報告,在20日向醫學部醫學倫理委員會提高了心臟和肝臟移植的申請。倫理委員會從27日的會議開始進行審查,對於腦死的見解和移植手術,是否能得到承認,希望在數月後得出結論。」
第三段摘自朝日新聞頭版同一天的另一則新聞:「日本經營者團體聯盟(日經連)20日下午2:30分在東京會館召開了臨時總會,通過了春鬥期間作為經營者指導方針的勞動問題研究委員會報導。在日圓貶值的背景下,由於名目工資換算成美元已經達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因此,在今年的春鬥中,應該謀求以降低消費物價和地價來提高生活水平。」
不過,作者雖然主張使用簡短句子,以便讓人容易明白,但並不認為文章越短越好。他說:「報紙的優勢之一就是電視和網路無法匹敵的『分析力』和『解說性』,但是,這兩者都需要豐富的語言和精密的論理。表達方式越簡單化,報紙在這方面就越是要下功夫使之縝密」(39-40)。
這本《報業的活路》是中馬清福2003年的著作,由中國學者崔保國、艾勤徑、高揚共同翻譯,2005年7月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馬清福提到的其他要點包括:
「20家以上的報社在2000年10月以後建立了自主的Ombudsman監督組織,環繞人權,為了消除報導造成的負面影響而努力。」(65)
「根據職業道德也可制訂相應的行動規範,而且將其公開化,讀者便可以以此為基準對報紙進行監督。」(65-66)
「信息的品質看不見摸不著,但是確有選擇的標準。那就是:有益性(是否有意思、有用)、言論性(是否有明顯的觀點主張,是否發揮監督權利的作用)、影響性(對輿論的形成起了多大的作用)」(118)
「21世紀的報紙和讀者之間應該對等的,是『伙伴』的關係。雙方應該...相互促進」。報紙不該只是將讀者當作是「顧客」。(118-119)
「在21世紀...大眾報紙或者是高級報紙概念本身就已經陳腐化,失去了意義,取而代之的是為數不多的大發行量的報紙和數量眾多的小發行量報紙。那是因為讀者所關心的內容範圍逐漸擴散,需要的信息和分析都變得多樣化。」(124-125)
作者:陳順孝,
原文出處http://blog.chinatimes.com/ashaw/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