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蘇蘅





最近美國新聞周刊因為一篇關達那摩灣美軍偵訊人員褻瀆可蘭經的報導,引起美國白宮、五角大廈和國務院官員交相批判,新聞周刊於十六日撤回五月九日刊出的報導,希望風波就此平息。



對照近日的倪敏然新聞熱,台灣電視界正陷入一股無可救藥的集體迷失,像吸毒上癮而不自知。台灣電視新聞從業人員面對「蘋果化」、「小報化」的畏戰棄守和自甘墮落,已不是一天的事,夏禕倪敏然新聞只是另一次脫軌的劣質演出。





試想如果真把倪敏然當成一代喜劇泰斗般的追思,整個新聞議題就不該是環繞倪夏的戀情、金錢糾葛,或誰對誰不起、甚至或奠儀收了四百萬或六百萬元之爭。



細數倪敏然投入演藝界的一生,曾經進入金鐘獎單元劇男主角、戲劇類男配角入圍名單,在演藝事業歷經高潮起伏,倪的戲劇人生正是台灣電視戲劇娛樂節目的歷史縮影,電視台可以選擇嚴肅面對,就像CNN前年為過世的一代諧星鮑伯霍伯,製作精製專輯,讓人常留去思。但台灣電視台共同選擇用小報化和八卦化手法,報導倪悲劇式的人生結局,並且把所有剩餘價值利用殆盡。



台灣電視新聞界長久以來缺乏深度思考,不做深度報導,只知追逐短線,急功近利。近年更因香港壹週刊和蘋果日報進來,助長這種狩獵隱私、撕裂社會道德破口的八卦報導。幾乎所有電視新聞都是為了一節亮麗收視數字的戰果誇耀而活。



科技和電腦動畫更把電視新聞的「編劇」本事推入高潮。找來「演員」,「重建」事件現場。沒有SNG以前,有些電視台還能謹守娛樂和新聞分際,自從有了現場連線,從更早的槍擊案到不同新聞現場直擊,不久以前的鴻妃戀、到如今的倪夏戀,電視鏡頭帶給人們是一幅幅羅氏墨跡圖,讓人可以各取所需,而不是真相的釐清、事實的鋪陳,這就是現今電視最媚俗的文化。



從倪敏然自殺傳出到昨天的余天和夏禕同台演出大結局,新聞就看到這種荒謬劇編織中,每天荒腔走板地搬演。電視記者可以放下任務型國代選舉修憲大事,從日本機場就一路捕捉夏禕的一舉一動,還有各路不想錯過「年度大戲」的藝人、各界插花之流全都配合演出。台灣電視新聞的病態已不是千夫所指的問題,而是倪敏然之後,下一個獵物是誰?電視似乎完全沒有一種反躬自省的文化?



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現年七十二歲的美國CBS主播丹拉瑟因為採信一份真實性有問題的文件,在「六十分鐘」節目提出對總統布希當國民兵不實記錄的報導,向全國觀眾道歉;在CBS工作長達四十多年的他,選擇面對鏡頭,沉重表示:「我接受各界指責,而且錯了就是錯了。」



倪夏新聞不是不能報導,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會用八卦跟監方式報導。台灣電視新聞界正捲入一場羶色腥的風暴中,當下惡劣的新聞環境,正像早年美國黃色新聞時期,彼此進行一場相互毀滅的戰役。到後來,報業鉅子普立茲厭倦這種無止境的競逐,率先抽身,宣布退出。



如今台灣觀眾每天開機,只能面對每一台都用鏡頭包裝、偽構紀實、用刺激和悲情召喚收視的新聞。觀眾除了選擇關機之外,是否還有希望看到任何具有專業良知的媒體工作者挺身而出,告訴大家「到此為此,我不玩了」?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nko92 的頭像
    ninko92

    微笑著與自己對話

    ninko9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